- [03-15] 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、物候、气候三方面的变化。下列节气的命名,反映季节变化的是【 】。
- [03-15] 古代中国疆域以内被称为“海内”或“四海之内”。古人认为中国的疆域四周环海,各依方位称“东海”“南海”“西海”和“北海”,合称“四海”。“海内”即指“四海”所环绕的疆土,它隐含着古人以海为界的国土意识,是【 】文明的反映。
- [03-15] 春秋末年至秦代逐渐形成了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。春秋战国时期,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设置郡或县,当时郡县之间【 】统属关系。
- [03-15] “科举”是我国古代通过分科考试选用官吏的制度。【 】大业元年正式开科取士。
- [03-15] “尽忠报国”意为竭尽忠诚,报效国家,亦作“精忠报国”。唐初编撰的《周书》《北史》已见“尽忠报国”一语。这一词语还与南宋抗金名将【 】相关联。
- [03-15] 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意为自己不愿意的,不要强加给别人。这是【 】所提倡的“恕道”,即推己及人的原则。它是儒家处理人与人关系的重要原则。
- [03-15] “集思广益”指汇集众人的思考与智慧,广泛吸取有益意见,以获得更好的效果,最早由三国时期的【 】提出。
- [03-15] “和为贵”即以和谐为贵,为【 】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伦理原则。后泛指人与人之间、团体与团体之间、国家与国家之间和谐、和睦、和平、融洽的关系状态。
- [03-15] “法与时变,礼与俗化”指国家的制度和法令随时代而改变,社会的礼义随风俗而变化。它是《周易》“与时偕行”这一思想的发挥,也蕴含【 】所倡导的“民本”思想。
- [03-15] “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”指奉行道义,支持的人就多;违背道义,支持的人就少。它是中华“【 】”思想与“文明”精神的具体体现。
- [03-15] “当仁不让”指面对正义之事,主动担当,不推让。“仁”本指仁德,是【 】的最高理念,泛指一切应该做的事情,即符合道义、正义的事情。
- [03-15] “淡泊明志,宁静致远”是从古至今中国人所追求的自我修养的一种境界,其核心是对待名利的态度。【 】
- [03-15] “大医精诚”指的是伟大的医者既有精湛的医术,又有一心济世的情怀。这是唐朝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《【 】》中阐述的医者理念,它从业务和道德两方面概括了中华医学精神,是科学精神和人道精神的有机统一。
- [03-15] 补全《礼记•中庸》句子:好学近乎知,力行近乎仁,【 】近乎勇。
- [03-15] 补全《礼记•中庸》句子:凡事【 】则立,不【 】则废。
- [03-15] 补全《礼记•学记》句子:玉不琢,不成器。人不【 】,不知道。
- [03-15] 补全《礼记•学记》句子:学然后知不足,【 】然后知困。
- [03-15] 补全《礼记•学记》句子:独学而无【 】,则孤陋而寡闻。
- [03-15] 补全《礼记•儒行》句子:苟利【 】,不求富贵。
- [03-15] 补全《礼记•曲礼》句子:爱而知其【 】,憎而知其【 】。
【点击排行】
- [05-09] 为直升机提供升力的是旋转的机翼,相当于2~6片狭长的机翼绕着一根垂直的动力轴做旋转运动。每片小机翼各自产生的升力集中起来,就形成直升机的总升力。它____直升机总重量时,直升机就可以垂直往上升。
- [05-22] 供养有阙(quē),中国古代罪名,隋、唐所订“十恶”罪中“____”罪之一。
- [05-09] 2021年2月4日,“学习强国”学习平台公益认养了两只2020年10月25日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出生的大熊猫,并命名为“____”“____”。
- [05-04] 中国古称____为岁星,谓其所在有福,故又名福星。
- [04-12] 长城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。北京的长城主要分布在城市____部。
- [05-09] 水中毒是指机体水的摄入量超过了排水量,以致于水分在体内滞留,打破了水和____的平衡,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,并稀释了人体内的钠离子浓度的现象,在医学上又被称作稀释性低血钠。
- [05-04] 1987年12月,第42届联合国大会决议,正式将每年6月26日定为“____”。
- [05-04] 中国分布地域最大的史前文化是____。
- [05-04] 随着北伐胜利进军,工农群众运动以空前规模迅速高涨。____于1926年11月担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,以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河南农民运动为工作重点。
- [04-12] 五四文学革命中,____提出白话文学应为“中国文学之正宗”的思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