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[03-18]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6至8周后,接种部位会形成小脓疱或溃破,这是一种【 】现象。
- [03-18] 大多数新生儿身体上有一层薄薄的绒毛,尤其是背部更为明显。胎儿在子宫内就会有较浓密的胎毛,这些绒毛【 】拔除或刮掉。
- [03-18]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,遇到以下哪种情况,应该及时就诊?【 】
- [03-18] 平躺或者侧卧是宝宝比较安全的睡觉姿势,可以减少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。【 】
- [03-18] 有的宝宝出生后乳腺肿大,貌似发育,有的甚至还会分泌乳汁,这是由于宝宝受到妈妈雌激素影响导致的,一般出生后2至3周会自然消退。切忌挤压乳腺,否则容易引起感染。【 】
- [03-18] 若新生儿的脐带残端还未脱落,家长要做到【 】对脐带残端及脐窝清洁消毒。
- [03-18] 宝宝乳牙长出的时间一般在6至8个月,对于早到4个月或晚到12个月出牙的宝宝,这属于【 】现象。
- [03-15] 中华思想文化中,“大道至简”的“大道”指的是自然、社会的普遍法则以及人们对待自然、治理社会的根本原则。【 】
- [03-15] 中华思想文化中,“辞尚体要”这一术语体现了中国文化推崇的“【 】”传统。
- [03-15] 中华思想文化中,“【 】”指的是儒家理想中的天下一家、人人平等、友爱互助的太平盛世。
- [03-15] 中国传统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通常均匀分布于每月,月首的叫“节”,月中的叫“气”,每三年会出现有“节”无“气”或有“气”无“节”的情况,这时需设【 】进行调节。
- [03-15] 长城也称“万里长城”,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,现今长城成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、众志成城、坚不可摧的一种文化象征。【 】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。
- [03-15] 战国时期,产生了以商鞅、韩非子为代表的【 】学说。
- [03-15] 在古代中国,家庭、家族、国家都是依据血缘、宗法关系构建起来的,在组织结构上具有共通性。这就是所谓的“家国同构”。【 】
- [03-15] 在古代中国,“法”和“礼”都是对人行为的规范:“礼”(礼教)旨在扬善,“法”(刑罚)旨在惩恶。【 】
- [03-15] 西汉董仲舒选择儒家学说作为国家统一的思想,他提出“大同”之说,推重国家思想与法度的统一。【 】
- [03-15] 我国古人为了能更好地进行农事活动,从长期的农业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用于指导农耕的补充历法。根据【 】一年内在黄道的位置变化以及地面相应发生的气候、物候变化情况,把一年分成二十四段,每一段起始于一个节气,分列于十二个月,这就是二十四节气。
- [03-15] 我国古籍《尚书•禹贡》中将中国划分为九州,分别是冀州、兖州、青州、徐州、扬州、荆州、豫州、梁州、雍州。“九州”作为行政区划在历史上【 】真正实行过。
- [03-15] 我国古代【 】主张“法不阿贵”,即治理国家应该不分贵贱亲疏,一切依据法律规定而予以奖惩。
- [03-15] 我国古代,“都”指国都,是国君处理政事及所居的城邑。“都”与“邑”的区别是:有宗庙(陈列祖先和前代君主牌位)的城叫做“【 】”;没有宗庙的叫做“【 】”。
【点击排行】
- [05-09] 为直升机提供升力的是旋转的机翼,相当于2~6片狭长的机翼绕着一根垂直的动力轴做旋转运动。每片小机翼各自产生的升力集中起来,就形成直升机的总升力。它____直升机总重量时,直升机就可以垂直往上升。
- [05-22] 供养有阙(quē),中国古代罪名,隋、唐所订“十恶”罪中“____”罪之一。
- [05-09] 2021年2月4日,“学习强国”学习平台公益认养了两只2020年10月25日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出生的大熊猫,并命名为“____”“____”。
- [05-04] 中国古称____为岁星,谓其所在有福,故又名福星。
- [04-12] 长城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。北京的长城主要分布在城市____部。
- [05-09] 水中毒是指机体水的摄入量超过了排水量,以致于水分在体内滞留,打破了水和____的平衡,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,并稀释了人体内的钠离子浓度的现象,在医学上又被称作稀释性低血钠。
- [05-04] 1987年12月,第42届联合国大会决议,正式将每年6月26日定为“____”。
- [05-04] 中国分布地域最大的史前文化是____。
- [05-04] 随着北伐胜利进军,工农群众运动以空前规模迅速高涨。____于1926年11月担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,以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河南农民运动为工作重点。
- [04-12] 五四文学革命中,____提出白话文学应为“中国文学之正宗”的思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