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[03-28] 小麦是世界上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。我国甘肃省民乐县东灰山遗址发现的炭化小麦颗粒,为【 】遗存,距今约五千年。
- [03-28] 现在常见的【 】是东汉时引进的,又名葫,最早见于东汉崔寔所著的《四民月令》[学习小组]。
- [03-28] 先秦著作《管子》载齐桓公“北伐山戎,出冬葱与戎叔,布之天下”。这里的“戎叔”指的是【 】。该谷类是我国特产。
- [03-28] 我国在南北朝以前,烤和烹是菜肴的主要做法。由于这时的食用油取自动物脂肪,温度稍降就会凝滞,所以不流行炒菜。【 】
- [03-28] 我国在汉、唐时将面食皆称为【 】。
- [03-28] 我国原产的麻中,苎麻的纤维细长坚韧,平滑而有丝光,质轻拉力强,吸湿后容易起干又易散热,染色【 】。
- [03-28] 我国关于玉米的记载,最早见于明代刘节纂修的《颍州志》。当时的颍州在今【 】。
- [03-28] 我国古代已种植【 】,《本草纲目》称其“谷壳浸水色红,可以红酒”。
- [03-28] 我国古代将苎麻织物叫纻。【 】
- [03-28] 我国古代称烤肉为炙。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遣册中记有牛炙、豕炙、鹿炙和炙鸡等炙品。【 】
- [03-28] 桃原产于我国雨量较少而阳光充足的山地。在【 】遗址中出土过桃核,在《诗经》《尔雅》等古籍中对桃均有记载。
- [03-28] 湖南省沅陵县虎溪山西汉沅陵侯墓出土了竹简《美食方》,其中记载的“菽酱汁”指的是【 】。
- [03-28] 羹是我国古代主要的菜品之一。上古时代的“大羹”是【 】调料的肉汤,如周代人祭祀时要用大羹。
- [03-28] 北魏的《齐民要术》里“种胡瓜法”的胡瓜就是黄瓜。到了唐朝时,黄瓜已成为我国南北常见的蔬菜。【 】
- [03-28] 1966年在浙江省兰溪市密山高氏墓中出土了一条南宋的棉毯,它的出土证明我国长江流域的棉纺织业在宋代已打下基础。【 】
- [03-28] 《礼记·内则》提到甜食时,举出的例子是“枣、栗、饴、蜜”。其中,“饴”一般指现代的【 】。
- [03-26] 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工业部门中关系到经济发展全局,并代表工业发展水平的工业被称为【 】。
- [03-26] 一般而言,工业是指从自然界通过资源开采获得物质资源和对采掘品、农产品等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。【 】
- [03-26] 新兴工业是指随着社会分工深化、新技术革命深入、新技术的应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富有生命力的工业部门的总称,是传统工业的对称。【 】
- [03-26] 网络众包是指把原先分派给指定对象(常常是雇员)的工作任务,通过网络外包给众多【 】的参与者的做法。
【点击排行】
- [05-09] 为直升机提供升力的是旋转的机翼,相当于2~6片狭长的机翼绕着一根垂直的动力轴做旋转运动。每片小机翼各自产生的升力集中起来,就形成直升机的总升力。它____直升机总重量时,直升机就可以垂直往上升。
- [05-22] 供养有阙(quē),中国古代罪名,隋、唐所订“十恶”罪中“____”罪之一。
- [05-09] 2021年2月4日,“学习强国”学习平台公益认养了两只2020年10月25日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出生的大熊猫,并命名为“____”“____”。
- [05-04] 中国古称____为岁星,谓其所在有福,故又名福星。
- [04-12] 长城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。北京的长城主要分布在城市____部。
- [05-09] 水中毒是指机体水的摄入量超过了排水量,以致于水分在体内滞留,打破了水和____的平衡,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,并稀释了人体内的钠离子浓度的现象,在医学上又被称作稀释性低血钠。
- [05-04] 1987年12月,第42届联合国大会决议,正式将每年6月26日定为“____”。
- [05-04] 中国分布地域最大的史前文化是____。
- [05-04] 随着北伐胜利进军,工农群众运动以空前规模迅速高涨。____于1926年11月担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,以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河南农民运动为工作重点。
- [04-12] 五四文学革命中,____提出白话文学应为“中国文学之正宗”的思想。